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、科学普及的重要论述,全面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》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(2021-2035 年)》,进一步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,激发中小学生和科技、教育、科普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,在全社会营造讲科学、爱科学、学科学、用科学的浓厚氛围,根据中国科协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安排,省科协、省科技厅、省文旅厅、省广电总台决定联合举办 2025 年甘肃省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省基础”主题成果展评活动。
1.“嗨”科普
以通俗易懂的语言,通过讲解、相声、脱口秀、快板等多元化的呈现方式,以基础科学知识与原理、前沿科技与科研成果、自然现象与生活科学、科学史与科学家故事、科学方法论与社会
影响等内容为主,向受众传播科学知识、阐释科学原理,打破专业壁垒,让科学变得“可感知、可理解、可应用”,兼具知识性、通俗性与趣味性。作品时长不超过6分钟。
2.“秀”科普
以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表演形式,通过创意性、艺术化的手段,直观呈现科学原理、实验现象、科技成果或科学精神,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与热情,主要包括科普剧、科学实验、科学魔术等。强调现场互动与视觉冲击力,以趣味性、惊奇感吸引观众传播科学知识,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。时长不超过 15 分钟。
3.“游”科普
以短文、Vlog、自然科学笔记、手绘游记画等视频、文字、绘画的形式,结合工作学习生活、研学经历、科普场馆(基地)打卡、科普展览参观、科学实验室参访、地形地貌探访、科学家故居参观及参与“科普甘肃”APP线上答题等各种科学体验活动,以科学探索者的身份记录相关见闻和所思所感。视频作品时长不超过6分钟,文字作品 2000 字以内。
1.所有活动内容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,围绕提升公民科学素养这一核心目标开展。
2.活动内容均以线上视频或文档形式申报,结合主题自拟题目,要求主题鲜明,具备创新性、科学性、艺术性、完整性和实用性。
3.参与活动申报作品视频须为 MP4 格式,要求横屏拍摄,分辨率 1080P,帧率 60帧及以内;绘画图片为 JPG、PNG 格式,比例 16: 9;文字作品为 PDF 格式。
4.作品以个人或团体形式参加。嗨”科普团队作品参与人数不超过4人;“秀”科普团队作品参与人数不超过8人;“游”科普仅限个人作品。个人作品可申报指导老师不超过2人,团体作品可申报主创团队人数不超过4人。
5.提交的成果须为原创作品,不得侵犯他人的著作权、肖像权、名誉权、隐私权等合法权益,
6.参赛作品知识产权为参赛者和活动主办方共有,主办单位拥有公开展映展示、宣传推介等作品使用权。